我们生活在自己命名的白天与黑夜之间

星期三, 三月 28, 2007

一九三三年

  每天上班,我都要路过这样一个老厂房,里面每日在叮叮当当的装修,外面还是这样饱经风雨的旧着,不过被嵌上了"19参III"的招牌字样,我对它的好奇心与日俱增,那天和一个在虹口长大的同事一齐路过,他给我讲起这个建筑,原来大有来头,是世界只有三座的屠宰厂旧址之一,英国人在1933年建的。

  1933年,那便是74年之前的事情了,世界经济大萧条,希特勒上台,日本人入关,美苏建交,日产公司成立,小野洋子诞生,《雷雨》上演,都已经是很久远的历史事件,那一年我奶奶刚刚14岁,而那时候的虹口,好像刚好鲁迅还住在山阴路,写了《为了忘却的纪念》,但谁会去关注这一个大屠宰厂的建成呢?如今那些人和事情都被作为逝者和往事收集进历史的相册,而这建筑还真实的站在河边,成为我每日都能路过的历史。

  人这个物种终究敌不过历史的屠宰厂,一天三百五百头的都被拉进去砍头或者枪毙,纵然作为历史人物得以留下名字,想来也不过宇宙的一颗尘埃上瞬间存在过的生物,自己捏造篡改的记录游戏的角色而已。呵呵,我这样想,是不是有些酸葡萄心理?

Link - Email - 2007-3-28 0:31:00 - Feed (1 subs) - RPost

Sent using Rmail R|mail.

0 Comments:

发表评论

<< Home